伯牙創名曲 師法大自然(圖)

大自然才是大藝術,也是人類創作的源泉。(網絡圖片)

春秋時期,年輕的俞伯牙跟一位名叫成連的師父學琴。

成連見俞伯牙天資聰明,就傾心教他。俞伯牙刻苦學了三年後,已十分熟練地掌握了彈琴的各種技法。但是,不知什麼原因,與師父同彈一首樂曲,儘管指法技巧純熟,也沒有師父彈得那樣動聽。有一次,他練習傳作一首海上風光的樂曲,寫了好幾遍,花了不少時間,可是彈奏起來,連自己也覺得味同嚼蠟。他十分苦惱,問師父道:“您告訴我,怎樣才能曲為心聲呢?”

成連搖搖頭,抱歉道:“伯牙,我能教會你彈琴,卻沒有辦法教會你用樂曲表達心聲啊!”俞伯牙露出失望的神色。成連想了想道:“我有個師父叫方子春,琴藝高超,現在居住在東海蓬萊島,他能轉移一個人的性情,我們還是一道去向他請教吧。”俞伯牙求學心切,聽師父一說,十分高興。於是,師徒二人就帶着乾糧,駕舟前往東海蓬萊島。

師法自然 名曲渾然天成

到達島上,成連帶着俞伯牙找到一間沒人住的草房,忽然說:“哦,我的師父不住在這裡了。好吧,你暫且留宿在這裡,練練琴,我要乘船去把師父迎回來。也許,我們十天半月就可見面了。”他說罷,揚帆獨自而去。

好幾天過去了,總不見成連回島。

俞伯牙獨自一人寄住在海濱,眼前杳無人跡,一邊是綠波滾滾的海洋,一邊是高插雲霄的山峰,他等師父歸來,佇立海邊,常被海上奇妙風光感動不已。尤其 是每天清晨,在水天一色中,忽然出現一道紅霞,刈開了天和海。接着,在萬道霞光中,一個深紅色的火球從天邊慢慢升上來,先是一小半,再是一大半,剎那間整 個跳出海面,染紅了漫天的雲朵……

俞伯牙望着望着,心情無法平靜,他取出琴,對着自然美景全神貫注地彈起來。

一天下午,俞伯牙等師父歸來,又來到海邊。突然,天空陰雲密布,山峰和海洋像死一般沉寂,悶得人簡直連氣都喘不過來。只見一道閃電照亮海面,雷聲大 作,暴雨嘩嘩地往海面上直潑,狂風卷著巨浪撲向岸邊的岩石。雷聲、雨聲、風聲、海濤聲,還有山峰中的林濤聲,混成一片,掀天動地,震憾人心。

俞伯牙目睹這驚險場面,心中一亮,迅疾跑回草屋,解開琴袋,拿出七弦琴,調好琴弦,和著大自然的交響樂,涌寫出激越的旋律。等到風平浪靜,一首表現海上風光的樂曲便醞釀成熟了。

天人合一 伯牙成就千古名曲

俞伯牙等候了多日,仍不見成連師父和子春太師的到來,耳畔有的只是洶湧澎湃的海濤聲和幽暗山林中群鳥的合鳴聲。他苦思良久,終於恍然大悟:哦!原來 成連師父要我把心中的煩慮滌凈,轉移我的性情,道理就在其中,哪裡有什麼子春太師啊!於是,他潛下心來,將耳里聽見的聲音,眼睛看見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 懷之中,果然韻律與心神合一了。

又一個紅日躍海的美妙時刻,俞伯牙醉心地彈著在島上所作的《水仙操》。一曲彈罷,忽然間,背後傳來爽朗的笑聲,他回頭望去,呵!成連師父回來了!仍然是他一個人,根本沒有子春太師的身影。

成連已看出俞伯牙心裡在想什麼,道:“好呵,伯牙,這浩瀚的大海已經把你缺少的本領傳授給你了!何須子春太師再畫蛇添足呢!”他說罷又大笑不已。

俞伯牙知道了師父為提高自己的琴藝,用心良苦,連忙躬身拜道:“弟子現在懂得了寫山要先觀察山,寫海就要先觀察海的道理,謝謝師父給我的啟發!”

從此後,俞伯牙不僅更加刻苦練習琴藝,而且更加對人世和自然深入體察。他繼《水仙操》之後,又寫出《高山》、《流水》等著名七弦琴曲,流傳千古。

詳情:伯牙創名曲 師法大自然(圖)

scan QR code

You may also like...

Add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