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中建交50年 杜魯多:中共脅迫式外交沒好處

【看中國記者綜合報導】10月13日是加拿大與中國建交50週年。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警告中國,「脅迫式外交」、在香港實施的鎮壓措施,以及對維吾爾穆斯林的拘押,對中國自身以及對世界其他國家而言都適得其反。北京當局於14日進行了回應。
杜魯多在13日的記者會上發出上述警告。他在談及這段外交關係時,把矛頭指向北京當局歷年來的所作所為。
杜魯多說:「我們仍將全力與盟友合作, 確保中共的脅迫式外交、任意拘留兩名加拿大公民以及其他國家公民的行事方法不會成為他們眼中的成功策略。」
同一天, 加拿大外交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在加中建交50週年的聲明中指出,加拿大無法接受任何公民被任意拘留,要求中方釋放2018年12月遭拘捕的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
康明凱於當年12月10日,斯帕弗於12月12日分別被中共當局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拘留。
在此之前,加拿大執法部門才應美國要求於2018年12月1日在溫哥華機場拘捕了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並啟動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司法程序。美國指控孟晚舟涉嫌欺詐。
北京抓捕康明凱和斯帕弗被普遍視為「人質外交」,以向加拿大施壓,釋放孟晚舟。北京當局一邊否認「人質外交」說法,另一邊則多次敦促加拿大釋放孟晚舟。
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捕之後,加中關係走入低谷。繼康明凱和斯帕弗被中共當局抓捕之後,北京2019年判決另外兩名被控走私毒品的加拿大人死刑。中方還藉禁止進口大批加拿大農產品,施壓加拿大。
本月早些時候,一艘加拿大軍艦駛過敏感的臺灣海峽,這次航行正值北京和臺灣之間軍事緊張時刻。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月14日對加拿大提出的「脅迫外交」指控發表評論。趙立堅稱,「加拿大在孟晚舟事件上的所作所為才是真正的任意拘押和『脅迫外交』的典型案例」。
加方表示,逮捕孟晚舟是依法行事,並要求中方釋放康明凱和斯帕弗。